10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湘潭專場在長沙舉行。“十四五”期間,湘潭市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攬,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激活人才鏈、配置資金鏈,深入實施科技創新“133”計劃,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0%、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突破300家。2024年,湘潭市躍居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指數排行榜第60位。
5年來,湘潭市加速培育創新主體。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從2020年的27.6%提高到2024年的33.2%;高技術產業投資占比從2020年的14%提高到2024年的21.8%。2024年,全市每萬家企業法人中高新技術企業達235家,研發投入強度達3.46%,排名全省第一。目前,已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06家,高新技術企業865家,企業成為創新發展的探索者、引領者。
湘潭率先推行“先用后付”模式,推動中南大學鎂基新材料、湘潭大學鈉離子電池材料等一批科研項目落地轉化。湘鋼超高強鋼實現國產化替代,湖南科技大學萬步炎教授團隊研發的“海牛系列”深海海底鉆機系統與取芯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湖南大學羅安院士領銜的水下電聲轉化綜合試驗場,正按國家級重大科研裝置標準加速建設。
湘潭推行“編制在高校,服務在企業”的校企人才共引共享模式,已支持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70個,2025年42人入選省科技創新人才,排名全省第二。促進300多家企業與百余所高校建立合作,20多所院校為200多家企業開設訂單班、特派常駐專家,培育各類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
湘潭設立全省首個首貸續貸中心和知識產權金融超市,累計為890家科技型企業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51.66億元,科技、產業與金融之間實現緊密耦合。
湘潭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20年的2286.5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57.06億元,預計今年邁上3000億元新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