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剛柔相濟打造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期間,多起案件入選全省、全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發揮破產審判拯救和出清的雙重功能,讓老廠新生
2023年5月,長沙法院陸續收到20多起涉廣汽三菱的案件,涉案標的額2億余元,多數原告申請凍結企業廠房、原材料等資產。
據了解,廣汽三菱是2012年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因市場迭代一度停產,面臨重組改造,但關聯全國1000余家上下游企業、近3000名職工就業。任何一步走錯,都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法院認為,既不能讓債權人的權益“打水漂”,更不能讓一個有重生價值的企業“猝死”。
于是,創新建立“三維協調機制”:司法服務溝通機制讓各方訴求“擺上臺面”,府院聯動機制打通社保補繳等“中梗阻”,程序協同機制實現立審執破“無縫銜接”。
通過調解促成39起案件自動履行2480萬余元,幫助上下游企業渡難關;精準運用“活查封”,給重組留有時間和余地,既維護申請人權益,又能將財產保全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推動71名退休員工補繳社保144萬余元,2689名在職員工安置方案獲高票通過。
2024年8月,曾經的燃油車老廠重獲新生——廣汽埃安長沙工廠順利投產,形成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預計年產值200億元。
“有創新,有實效!這對于充分發揮破產審判拯救和出清的雙重功能,保障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市場要素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義。”2025年4月,當得知長沙法院在破產企業財產解封處置方面的系列舉措后,全國政協委員袁愛平給予了高度評價。
該案也成了2024年度全省法院系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打好法治保障“組合拳”,筑牢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命線”
不正當競爭、失信違法行為不僅扭曲市場信號、擾亂經濟秩序,更會削弱創新動力,危害不容忽視。
2022年,已成立20余年的湖南知名上市公司長高科技股份公司更名為長高電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公司更名公示第二天,竟被山西一家科技公司搶注多個“長高電新”關聯商標,還被訴至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索賠千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定,山西這家科技公司多次且大量惡意搶注商標,并通過起訴索要高額賠償,屬于濫用知識產權的惡意訴訟行為。法院依法裁定駁回原告起訴,并對其罰款10萬元予以懲戒。該案被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近年來,長沙法院將維護公平、誠信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命線”,打好法治保障“組合拳”,以法治利劍斬斷違法失信鏈條,讓守法守信者受益、違法失信者受懲。
今年上半年,長沙法院通過“長執利劍”專項行動,對拖欠企業賬款行為發起凌厲攻勢——執結涉民營企業案件9300余件,到位金額45.64億元;執結涉先進制造業案件166件,到位金額8894.37萬元。聯合公安、銀行等部門,不斷構建全方位懲戒體系:4200余人被納入失信名單,2.84萬人次被限制高消費,130人被司法拘留,61件拒執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8件9人被判刑。
同時,長沙法院積極探索“放水養魚”的司法智慧,比如采用分期履行、執行和解等柔性措施,為有發展前景的困難企業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努力實現“保企業、穩就業、促發展”的多贏局面,讓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其中,創新推廣“活查封”模式,允許企業在監督下銷售、款項直接償債,既保住了債權人的權益,又讓企業避免了“停擺”?,F在,這種模式已在全市推廣,使用率達68%。很多企業說:“長沙法院的這份‘剛柔相濟’,讓我們敢投資、能發展。”
?。ㄎ?趙志高 劉思明 劉中芳)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