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慶小長假,郴州憑借AYO音樂節、“湘超”聯賽等系列活動再度火出圈,文旅市場熱度爆表,印證了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戰略的顯著成效。自2022年首屆市旅發大會以來,郴州通過資源整合、制度創新與價值轉化,成功實現了從“文旅資源大市”到“文旅經濟強市”的華麗轉身。
三年磨一劍,郴州上下齊心協力,以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抓住關鍵難點,強化改革創新,實現了山鄉巨變、文旅蝶變、發展嬗變。在這場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征程中,郴州不斷書寫新篇章、鐫刻精彩畫面、奏響勝利凱歌。
點石成金,資源稟賦變身品牌矩陣。郴州文旅的崛起,始于對資源稟賦的深度挖掘,成于對品牌生態的系統構建。郴州打造的“八張名片”,并非簡單的資源堆砌,而是通過塑造“紅色經典、天下莽山、溫泉之都”等核心IP,將散落的自然與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矩陣。在品牌定位上,郴州避開同質化競爭,聚焦“中國自駕旅居生活第一城”“溫泉康養旅游名城”等細分領域,通過培育“三空體驗”(太空、航空、低空經濟)等新業態,構建起“全齡段、全時域”的產品體系。數據顯示,郴州文旅及相關產業占GDP比重從5.52%提升至7.02%,連續四年接待游客數量與旅游收入穩居全省第二,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取得實質性突破。
雙擎聚力,政企協同推動治理創新。國慶黃金周期間,郴州的秩序井然與消費繁榮,彰顯了治理機制的創新突破。郴州注重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主體作用,累計投入513億元推進122個文旅項目,構建起“高空+高鐵+高速+公交”的“快速暢游優享”交通網絡。企業層面,引入專業團隊參與景區運營,通過“門票分成+二次消費”模式,景區營收不斷攀升,形成了“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良性互動。更具啟示性的是“變廢為寶”的存量盤活路徑。711工礦小鎮將廢棄廠房改造為“時光小鎮”,裕后街通過“修舊如舊”注入新業態,這種“最小干預、最大激活”的思路,既降低了開發成本,又保留了城市記憶,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低成本改革”樣本。
福澤民生,文旅繁榮帶動全域共富。文旅產業對郴州的改變,遠超旅游業本身。在經濟結構轉型方面,文旅繁榮有效帶動了住宿、餐飲、文創等關聯產業,臨武鴨等一批農產品通過“旅游+”品牌化運作實現品牌增值。在民生改善層面,景區附近村莊通過民宿、餐飲等渠道,人均年收入逐年增長,印證了“發展為了人民”的戰略初心。同時,郴州不斷完善“郴心游”、城市大腦等平臺,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實現了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是一項長期戰略和系統工程,我們要堅持謀定快動、健全推進機制、發揚過硬作風、強化齊抓共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譜寫“山水畫卷、郴州相見”的嶄新篇章。
(文/王路莎)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