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這十二個字,道出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向往。
近年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守護消費安全、激活消費活力”為主線,縱深推進“消費無憂放心工程”,用制度的剛性立規、監管的精準發力、服務的暖心賦能、共治的合力聚能,織密一張覆蓋城鄉的“放心消費防護網”,讓消費信心持續提振,民生福祉不斷升級。
制度筑基 讓“放心消費”有章可循
“過去處理電商違法舉報常遇依據模糊的難題。如今指導意見一出臺,我們執法辦案更有底氣、更具章法了!”市市場監管系統一名基層執法人員的感慨,道出了制度建設帶來的顯著變化。
該執法人員口中的“指導意見”,正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同公證處出臺的《關于開展公證參與行政執法事務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明確公證書可直接作為復議、訴訟證據,為執法規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自年初探索“執法+公證”新模式以來,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已辦理相關公證76件,高效處置一大批電商違法舉報案件,實現執法效能與公信力雙提升。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精準錨定“源頭規范、協同高效、風險防控”目標,接連出臺《關于規范處置市場監管領域惡意投訴舉報行為維護良好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打出一套優化消費環境的制度“組合拳”,顯著提升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效能。
監管提效 讓消費隱患無處遁形
“看得見的管得著、管得著的看得見”,這是邵陽消費監管的共識。秉持“小投入撬動大民生”理念,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探索智慧監管新路徑,推動監管方式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警轉變。目前,智慧監管平臺已接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097家,“放心肉”全鏈條追溯平臺順利試運行,醫院、小區、賓館等重點場所試點加裝智慧物聯設備,實現消費安全隱患動態管控、精準處置。
在精準監管下,“三品一特”等重點領域整治成效顯著:累計督促整改問題隱患12601個,查處違法行為641起,注銷2家涉校大米生產企業,責令8家零售藥店停業整頓;開展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監督抽檢16419批次,完成704批次不合格產品的后處置工作。
服務暖心 讓維權之路暢通無阻
“誠信經營守初心,放心消費踐承諾!”9月28日,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的“誠信經營·放心消費”主題實踐活動上,金百匯商場商戶代表現場宣讀《誠信經營承諾書》,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這是該局引導經營者落實首問負責制、強化主體責任的扎實舉措。截至目前,全市已培育“放心消費承諾單位”4715家,推動“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達2147家。
“維權不僅要快,更要暖;不僅要解糾紛,更要筑信任。”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始終把“群眾有感”作為消費維權的核心標尺,大力推廣在線糾紛解決(ODR)機制,推動169家ODR企業扎根商超、景區、4S店等消費一線,打造“樓上消費、樓下維權”的便民服務模式,成功就地化解消費糾紛1110余起。
共治聚力 讓消費安心成為共識
“這家麻辣燙店銷量高但評價兩極,建議重點檢測食材新鮮度!”結合網民留言及外賣平臺銷量榜單,9月28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你點我檢”專項行動,邀請行風監督員全程監督,確保“點”的內容源于民聲、“檢”的方向切中民心。自2024年8月起,該局常態化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媒體記者等參與“你點我檢”“你定我評”“企業評市監”等創新活動,讓社會各界從“旁觀者”轉變為監管工作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評判者”。
為推動市場監管從“單向管理”向“協同治理”轉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企業自律的多元共治體系。2025年開展行業消費調查,收集有效問卷57609份,梳理企業建議100余條并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形成消費環境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如今,全市的消費投訴量同比下降18%,重大消費安全事件實現“零發生”。“消費無憂放心工程”不僅守住了群眾的“錢袋子”,更激活了市場的“一池春水”。
(文/易藍 鐘紅)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