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車奔忙、人影匆匆,廣東茂名陽信高速公路土建9標項目工地,一派火熱忙碌景象。作為管段負責人的朱振興圍繞橋梁的基礎工程及下部結構工程,認真做好安全、質量、技術、現場及統一協調等管理工作。他從職校畢業生變為中鐵廣州公司管段負責人,是汝城縣“產教融合”促就業的受益者。
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邊際中心、“紅三角”旅游經濟圈中心。近年來,汝城縣以“產教融合”為抓手,構建“技能提升-市場需求-校企合作”三位一體培養體系,深化拓展“培養-實訓-就業”全鏈條,開創了產教融合促就業新局面,實現了高質量充分就業。
政策賦能,開辟產教融合“主航道”
青青校園、書聲瑯瑯,走進汝城縣職業中專,嶄新的校園風貌、豐富的訓練場地、一應俱全的實驗室......到處活力迸發、生機勃勃。
2017年以來,依托中國中鐵幫扶、充分整合資源,汝城縣在此打造了縣職業中專與職教新城一體化的“人才搖籃”,累計投入9078.3萬元,建設高標準實訓室6間、室外實訓基地2個,以及工程機械實訓基地、無人機操控與維護實訓場等高水平實訓場地,為提升教學實踐水平創優平臺。
通過建立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資源互融互通機制,充分用好電商直播室、工程機械實訓場、酒店客房實訓室、無人機實訓基地等先進設施,以及優質師資隊伍,實現場地、設備、師資等核心資源共享共用,為培養人才、促進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硬件要硬,政策需實。汝城縣堅持以產業發展需求引領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立足縣域實際制定產教融合專項規劃,積極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協同,有效促進了技能人才培育目標與重點產業布局、市場供需預測精準對接。依托技能鑒定-就業指導-創業服務綜合平臺,以畢業生就業率、企業滿意度等為核心指標構建的辦學評價體系成了就業撬動“杠桿”。
全面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技能鑒定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保障;為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政策咨詢、權益維護等“一站式”服務......2025年,汝城縣積極延展服務,累計發放政策獎補資金320萬元,組織校園招聘、專場推介等活動18場,搭起畢業生與企業雙向選擇的便捷橋梁。
“環境好、條件好、機制好,是育才好基地。”朱振興2020年作為脫貧戶子女進入縣職中就讀測量專業,潛心學習專業、勤于操練提能,擔任了班長,被推選為學生會主席。畢業時,一場招聘會就讓他旋即打開中國中鐵就業之門。
訂單培養,共筑校企協同“直通道”
“在這工作,安心又開心,很滿意。”如今朱振興工資超萬元,列為了公司重點培養對象。“若非專業對口,恐怕找不到這個好崗位。”他感慨,“中國中鐵開設測量專業,量身定制、派上了用場。”
精準對接企業用人需求,拓展深化校企合作,汝城縣堅持以訂單育才促進充分就業。該縣主動銜接協調中國中鐵、汝城經濟開發區等企業單位,積極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精準摸排崗位信息,通過深入研判用工需求和技能標準,建立校企合作需求清單,扎實開展“訂單、定崗、定向”式培訓,促進了技能培訓與就業服務緊密結合。應用工需求,中國中鐵援建開辦工程測量、電氣安裝與控制、工程機械駕駛與維修等實用專業,讓學生們“畢業即就業”。
當前,正值縣域經濟蓬勃發展,園區成了就業用工大盆地。為此,汝城縣與園區企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共組師資隊伍、共評培養質量,一方面聯合企業專家創新教學模式,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學過程,促進教學與生產、學習與崗位無縫對接;另一方面,在園區企業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教學方法,強化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為打通異地校企“壁壘”,汝城縣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遴選了31名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10名模具專業學生,分赴中國中鐵五局二公司、惠州市華業機械制造公司,實施“師徒制”工程,以“做中學、學中做”增強了人崗適配性。
“入學即預就業、畢業即上崗”。如今,汝城縣一批批職教合格畢業生,被紛紛推送到珠三角和湘贛邊境企業直接上崗,就業穩定性和質量不斷攀升。2025年,全縣650名畢業生成功就業,就業率達92.86%。
訓戰結合,促推就業駛入“快車道”
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全國總決賽個人飛行賽和接力任務賽兩項一等獎,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多軸無人機障礙飛行項目一等獎、湖南省少年科技體育大賽雙人任務賽一等獎......汝城職中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2024級學生何穎,成了競賽獲獎專業戶。
“榮譽接踵而至,過程并非易事。”何穎表示,競賽不僅要有精準的操控技巧與穩定的心理素質,也需團隊協作能力與戰術配合水平,還要有復雜場景下的技術應用與問題解決能力。“學校重視實踐,讓我放飛夢想。”她說。
隨著就業競爭市場日益激烈,實操能力成了促進就業的核心競爭力。依托優勢資源和平臺,汝城縣在職中開辟豐富多樣的訓練科目,切實提升實操能力,還面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脫貧勞動力及城鎮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市場急需、就業前景好的規模性職業技能培訓。2018年以來,全縣扎實推進“人人有技能培養工程”,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200余場次,累計培訓10萬多人次,就業率達92.6%,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終身教育學習品牌項目”。
實習是技能提升和就業考察的重要環節。汝城縣堅持職業培訓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共享,通過積極協調湘粵贛邊際和園區企業,為學生開辟更多崗位實習機會,提供錘煉技能、提升素養的豐富場景。順應產業升級和崗位變化需求,隨時開展回爐深造,切實促進畢業生更充分、高質量就業。
2025年前三個季度,汝城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942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37.73%。“我們將持續優化政策環境,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全力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汝城縣人社部門負責人表示。
(文/鄧生祥 黃新亮)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