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突出問題、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大力攻堅
湖南農村供水向“喝好水”邁進
記者近日從省水利廳獲悉,今年,我省將農村供水保障作為群眾具體實事重點推進,聚焦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問題集中的重點區域、農村供水的薄弱環節,靶向施策、大力攻堅,推動農村供水從“有水喝”向“喝好水”轉變。
經過多年持續建設,我省已建成較完備的農村供水體系,共有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6萬余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8%。但也還存在供水工程小散、設施管網老化、運行管理不到位、部分地區季節性缺水等問題,與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和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
今年,針對農村飲水難用水難、農村飲水質量差、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我省在大力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的同時,推動關口前移,從源頭開展治理。省、市、縣三級成立工作專班,以鄉鎮為單元,逐村、逐工程,從源頭到水龍頭,全面摸排,建立問題清單臺賬,深挖根源、精準施策、推動問題整改。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相關業務部門深度協同,形成 “紀檢監督、部門監管、縱向貫通、橫向聯動” 的工作推進格局,推動問題整改清零。
供水工程不斷“上新”,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今年,全省統籌國家和省里財政資金8.43億元,推動228個農村供水項目建設,安排省級專項資金6200萬元支持問題整改。今年以來,全省已更新改造老舊管網3.7萬公里,解決了超50萬農村人口季節性缺水問題,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文/奉永成 翟文峰 黃朔)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