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汝城縣聚焦數字技術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通過賦能農業生產、暢通產銷鏈路、優化鄉村治理,構建“數字+鄉村”發展新格局,有效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數字賦能生產,筑牢農業發展“硬根基”。推動耕作智能化。熱水鎮田莊村、盧陽鎮予樂村等地引入農用無人機,實現植保噴灑、播種施肥、農田監測全程智能作業,無人機單日作業量可達200畝。助力產業提質效。聯合科研團隊建立產學研平臺,破解小黃姜姜瘟病防治瓶頸,推動小黃姜成長為產值超20億元的產業鏈,品相不佳的生姜還可通過深加工制成姜粉、姜片,大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數字暢通產銷,搭建增收致富“新橋梁”。創新直播銷售模式。作為“中國柰李之鄉”,汝城推出“直播+溯源+品牌”模式,田間地頭變身直播間,主播現場展示農產品采摘、分揀、包裝全過程。在第三屆郴州市電子商務直播大賽中,汝城特色農產品線上銷量破百萬斤、銷售額超千萬元。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客貨郵融合共同配送中心,整合快遞企業資源,在各鄉鎮配齊電商服務站、重點行政村設攬收點,文明瑤族鄉郵政水果發運中心日均處理水果超萬件,實現珠三角地區“當日發貨、次日送達”,讓10余萬畝水果成為村民“致富果”。
數字優化治理,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文明瑤族鄉上章村通過數字化調度提升農產品運輸效率,韓田村以積分管理、環境衛生紅黑榜等數字化手段涵養文明新風,并借線上宣傳打響“龍文化村”農旅品牌,實現“風景變錢景”。培育數字人才隊伍。依托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與各大平臺,定期開展水果種植、電商運營、直播帶貨等培訓,累計組織培訓60余場次,覆蓋農民及返鄉創業人員3000余人次,培育出大批懂技術、會直播的本土“新農人”主播,同步建立常態化直播機制、完善產銷供應鏈,讓數字賦能成為鄉村發展的常態支撐。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