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專場招聘活動抵達天府之國的四川大學;次日,又現身渤海之濱的南開大學。歷經上海、北京、西安、武漢、南京多座城市,這場引才的接力棒來到了成都、天津。這一路,湖南提供的發展機會“希望滿滿”、優質崗位“誠意滿滿”、政策禮包“干貨滿滿”,服務保障“溫情滿滿”。一切的努力,都只為搭好橋梁、牽好紅線,為來湘學子和湖南發展共許一個美好未來!
湘蜀之緣,源遠流長。清初“湖廣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湖南人是西遷主力,占入川總人口近四成。他們不僅帶去了稻種、茶苗,更將湖湘文化的基因沿長江播撒,在巴山蜀水間開枝散葉。幾百年后的今天,湖南引才團隊沿著先輩足跡再度入川,帶去的不僅是就業崗位,更是兩地產業互補、協同發展的時代契機,兩地同根生、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四川有發展“大國重器”的堅實根基,與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智能制造”正好強強聯合;天府之國的電子信息產業,也與湖南正在崛起的計算產業遙相呼應。湘蜀深厚的血脈交融,不僅存在于相似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中,更將書寫于未來的產業版圖上。
津湘雖遙,精神相通。從洋務運動時的天津機器局,到如今的“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天津作為近代北方工業的發祥地,始終秉持開拓進取的城市品格。這一氣質,與湖南敢為人先的文化基因不謀而合。1936年,南開大學創校校長張伯苓先生親赴長沙籌設分校,抗戰時期與北大、清華共組西南聯大扎根湘滇;后來,天津大學聯合中車株機研發“超高速磁浮耦合系統”,推動我國軌道交通邁入600公里時速時代;近五年,天津高校輸送畢業生1.2萬人赴湘工作。湘津兩地跨越山河的情誼與合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將迸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一個多月來,湖南滿懷真情奔赴各地,不僅是一場人才與機遇的相逢,更是一次文化與創新的交融。成都站的湖湘文化體驗區前排起長龍,一幅幅個性定制的“女書”作品,成為連接兩地的獨特紐帶;在天津站,南開大學學子用一段輕快響亮的快板表演,為活動注入鮮活的地域風情;在每一座城市的專場招聘活動現場,都有湖南的創業先鋒用自己的奮斗故事打動在場學子,傳遞出湖南珍視人才、成就人才的誠摯心聲。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爸菂R瀟湘 才聚湖南”系列活動,是貫徹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生動探索。湖南敞開心扉,以實際行動打破地域界限,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這種以人才流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創新,不僅為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也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貢獻了湖南智慧。
引才之路越走越寬,用才之路光明錦繡。選擇湖南、扎根湖南,成就夢想、共創繁華,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向未來。
?。ㄎ?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