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地激情似火,異木棉花灼灼綻放。今天晚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將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隆重開幕。體育湘軍摩拳擦掌,閃亮登場——在競技項目上,共有419名運動員獲得24個大項179個小項決賽資格,參賽人數、項目覆蓋較上一屆均實現新突破;在群眾賽事上,有875名選手參加23個項目(含4個展演項目)比賽。歷經千辛萬苦的淬煉,肩負三湘父老的期盼,他們開始顯身手了!預祝斬獲佳績、載譽歸來!
湖南有著光榮的體育傳統、輝煌的體育歷史,體育湘軍蜚聲中外,舉重、體操、羽毛球等優勢項目尤其耀眼。截至2024年底,湖南運動員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共斬獲世界冠軍258個、亞洲冠軍432個、全國冠軍1771個。不僅競技體育,群眾體育也居于前列。目前湘超聯賽激戰正酣,全民健身熱潮澎湃。
精彩不止于競技。相信與全國優秀選手同臺競技的體育湘軍,將嚴守競賽規則,一如既往以“吃得苦、霸得蠻、扎硬寨、打硬仗”的堅毅品質、以最佳狀態和昂揚斗志迎接每一場挑戰。體育湘軍所展現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動人風采,將匯入新時代大國體育的精彩篇章。
全運會是中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湖南經幾次申請、不斷努力,終于迎來第十六屆全國運動會落戶三湘大地,2029年舉辦。這是我省,也是中部地區首次主辦這樣大規模的全國性體育盛會,既體現了信任,也帶來了考驗,帶來了機遇。
機會不僅在賽場。本屆全運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粵港澳三地聯合辦賽,是一次跨越地域的融合探索和制度創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如何貫徹國家體育總局要求,以“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為辦賽理念、以“簡約、安全、精彩”為辦賽要求;如何破解跨境協作難題,共同探索聯動機制;如何協調做好服務保障;如何推動群眾體育運動廣泛開展,都值得好好學習借鑒?,F場觀摩、誠意取經,近身入局、悉心體察,才能“入寶山而滿手回,登瓊樓而帶月歸”。
當今時代,我國正在由體育大國邁向體育強國,人民群眾對于體育文化活動的需求發生著深刻變化。敏銳捕捉這些變化,在內容調整、結構優化、賽事運行等多個方面進行適應性變革和前瞻性嘗試,是全運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事實上,在大力發展現代體育背景下,體育產業可借助賽事提速升級,文旅市場可以賽事為契機推陳出新,科技企業可依托數字化手段為賽事硬核賦能。推動體育、文旅、科技等產業協調聯動,促進賽事經濟與社會活力的良性循環,也是全運會發展的內在需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體育為媒,點燃各相關行業、眾多經營主體的更大激情,我們必將收獲一個圓滿成功的盛會,也必將迎來下一屆全運會的繁花似錦。
(文/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湘公網安備:43010302000524號

繼續訪問